网页无法加载
翻页 夜间
阳山山文学馆>穿越历史>等待天使降临英文 > 第七章 两代情书(2)
    信,是父辈人情感的万花筒,今天的我们,拥有各色各样的群,各色各样的表情包,手指一按,感情秒发。信,这艘感情的小舟,早被互联网时代的大潮打翻在地,埋在记忆里。

    我突发奇想: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人世间了,怎么证明我曾经来过,爱过,思念过,悲伤过,喜悦过?

    拿出手机截图证明?留下微博树洞互动?策划一个传奇的求婚场景拍成录相循环播放?

    我们从哪个时间节点上,把写信这门古老的手艺给弄丢了?是有的电脑以后,还是有的手机以后?

    想到这个层面,信从古老的感情手工活,上升到了为将来见证的重要位置。

    于是决定去找杨子想想办法,订做一款专属于我的信纸。

    扬子在琉璃厂专门经营各种字帖,为了配合练字,也代销各种纸张毛笔。这条街现在非常冷清,除了旅游的人,年纪大的老人,书法爱好者,很少像往常那样人来人往。

    杨子的店在东边。门口用水泥做的混凝土花盆,种着一排紫竹。店里点着上好的宋徽宗制式的香,老远就闻到了一股幽深的气息。

    从纸堆中找到杨子,向他讨教最好的纸张有哪些,杨子说这里都是普通的纸,虽然也有好的,但都是书法用纸,你要求的信纸,可能要专门设计。我说只要有办法,那就干起来。

    杨子说,如果说在北京城找到一个能够做出这种好信纸传代的人,只有一个人,平导。

    他打开百度,搜出名字。

    平导是著名的书法家,但职业是电视剧的导演。

    感觉这种跨了两个行业的大咖,都有非凡的超能力。

    杨子搜了搜平导的最近新闻,正好在拍一部关于书法家王曦之的电视剧,在怀柔水库附近取景。

    他说好事不疑迟,立马打电话联系了制片,制片听说有金主要主动赞助电视剧,马上客气地说明天有空,可以到片场来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