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袁鹤不是荀信之,还有些人样,没有将人逼到绝路,语气缓和了一些,“桓记室打算收他们为僮仆,你横插一脚,坏了他的好事。”
他这话还有弦外之音,要侵夺军田和士卒的,不是桓弘,而是桓道真!
刘道规瞟了一眼袁鹤,隐隐感觉他与桓道真不怎么对付,不然不会跟下属说这些。
朝廷上下,高门内外,内斗无处不在……
如果是桓道真在搞鬼,事情就好办一些了。
桓弘只敢给左右后三营穿小鞋,暗地里吃空饷喝兵血,桓道真却吃了熊心豹子胆,直接狮子大开口准备全都吞下……
“左右后三部多是京口侨姓,桀骜难驯,这几年被朝廷闲置,本就困苦,若逼之太急,引发动乱,朝廷怪罪,相王也会不依不饶,只怕桓使君……”
看袁鹤的样子,也不想事情闹大,毕竟士卒不是百姓,手中有刀,真闹出什么事情来,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。
之前三千石粮,司马道子和王国宝一直盯着桓家不放。
如果再闹出征虏中兵暴动,比丢失三千石粮食更严重,也是更大的把柄,哪怕是桓弘也要吃不了兜着走。
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
刘道规虽是寒门浊吏,对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洞若观火。
桓氏的麻烦其实比自己大多了,一直是朝廷重点针对、重点打击的对象。
以前桓温掌权时,仅仅为了五户僮仆,就废了司马家的两个王爷,再借口谋逆,灭了殷涓、庾倩、庾柔满门,其子侄部皆斩于建康……
现在风水轮流转,轮到司马家清算了,只差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