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长安候在常奉府呆了如此之久,朕欲从常奉府诸子百家中选一些能人去尚学府任教,长安候可有举荐之人?”
酒足饭饱之后,赵凌又开始谈正事。
扶苏可是大才,除了之前被儒家洗脑,各方面能力都要强上冯瑜等人不少。
毕竟是始皇帝重点培养的长公子,岂是一般人能比拟的。
赵凌想询问他的意见。
扶苏沉吟道:“为人师者,需德高望重,儒家淳于越、伏生与叔孙通皆可为师,墨家郑离,农家田骥、桑禾,兵家王砺、蒙尘皆是德高望重之辈,亦可为师。”
赵凌微微点头,扶苏说的这些人,都是四五十岁,在诸子百家中皆有声望。
无论是辈分还是在名望都比较高。
赵凌其实也想选一些年轻人在尚学宫任职,可最后向来,始终不妥。
虽说达者为师,但在这个时代,想要为人师表,除了知识过硬,还有便是声望。
除了一些天才,一般来说,都是岁数越大,所掌握的知识越多,也越让人信服。
冯瑜哪怕已经被封为五经博士,甚至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,但他还有一个短板,那就是太年轻了。
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。
可不是说着玩的。
冯瑜已经被赵凌捧得够高了,他目前的任务便是编撰《万民典》,扶苏最近还得帮着赵凌批阅文书,常奉府编撰《万民典》这件事基本就得交给他了。